就业故事

就业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就业故事 -> 正文

毕业生成长之路系列(九)| 做最务实的践行者——访国际教育学院毕业生王一霖

2019-06-10 点击数: 打印    

心怀梦想,做最务实的践行者

——访国际教育学院2019届本科毕业生王一霖

山东大学就业信息服务协会|倾情出品

邓如菲|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本科生

李楠|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本科生

 

 

图:王一霖在幼儿园做志愿者


编者按

目标是航行路上的指南针,亦是催探索人奋进的动力,而目标的指引少不了执着,无论是对于升学还是从事教育类行业的工作,王一霖始终有自己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她清楚自己心之所向,也愿为之付出。于她而言,梦想是鞭策自己的动力,从不是虚幻的空想。从她开始为升学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到教学活动中的不断历练,明确的目标和不懈的努力终让她在大学四年的末尾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她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坚定的目标+不懈地努力=更好的自己。

 

个人简介

王一霖,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15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多次获国家及校级奖学金。她对教育事业充满兴趣,大一暑假赴重庆市酉阳县开展为期三周的支教;大三寒假赴尼泊尔博卡拉市开展为期一周的汉语教学;大三下学期对接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乔贤一中开展线上支教;大四上学期任国际教育学院兼职汉语教师。去年九月,她顺利保研至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最初的梦想

想成为一名老师是王一霖很早就有的梦想。“就像小时候男生说自己以后想当警察,女生会说当老师一样。”她笑着说。在曾经埋下想当老师的种子,上大学后又学习了与教育相关的专业,王一霖对教育的兴趣便一直保持了下来。在丰富的支教活动中她不断坚定了自己想成为一名老师的信念,“我很享受与学生们的互动,当把知识带给学生并且学生有反馈的时候,我是很有成就感的。”王一霖在做着自己喜欢并热爱的事情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剖析与总结,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升学同样是王一霖本科阶段的最初目标。在大一下学期确定升学的想法后,她给自己定的目标其实是北大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而在之后她开始更多地关注高等教育学领域,在清华的考试中也逐渐意识到清华的学习方向更适宜自己,最终选择了清华的高等教育学专业。对于有升学打算的同学,王一霖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一定要尽早明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专业方向,能争取保研是比较理想的途径,要尽量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成绩和英语是硬指标,其次也要丰富自己的科研经历和校内实践活动等。

 

 

拾级而上,搭建底气高台

规划与行动是相辅相成的,王一霖优异的成绩并没有让她迷失在荣誉与优越感中,反而让她更加坚定与谦虚。“我知道升学不仅仅是看学习成绩,就我们这个专业来说,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是面试老师的重要考察层面。”那时王一霖认为自己在语言表达方面还有欠缺,便有意识地去补足自己,让自己的素质能力更能贴合和满足作为一个老师的需要。她会去参加一些演讲比赛,参与到支教队伍中去,在演讲和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自己欠缺的方面。“大一下学期,确定了读研的目标后我就开始听关于升学的各类经验讲座;大二下到大三的时候就开始去考取对自己升学有帮助的证书,为后面考试中的面试打好基础

“我的第一次夏令营申请是我为升学踏出的第一步,却给了我重大一击。”为了保险,王一霖专门选择了一个保底性质的学校,而且前期大量的准备让王一霖本以为能够得心应手,但是等来的否定结果却让她陷入了迷惘。“我也自我怀疑了一阵子,但是在补录之后参加夏令营时我的表现不错,这让我重拾信心。”机会也许会晚点到来,但是长期积累的生活经验才是核心竞争力。正是这些一点一滴的经历化为砖土和地基搭建起她不为命运决定、从容自信的心态高台。

 

 

一边深入实践,一边透彻思考

“录取前,学生要经过笔试和面试的环节,所以光有学习成绩不行,面试中老师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判断学生是否具有成为老师的素质。”在早早地了解了升学方面的经验后,王一霖也不忘为日后更远的职业生涯做准备。除了专注学习,一直保持专业课成绩第一,她明白专业的独特性和“纸上得来终觉浅”的道理,国内、国外;线上、线下的支教活动都一一体验了一遍,在支教实践中寻找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断深化对教师职业的思考。多样的支教活动也锻炼了王一霖的综合素质。在大一下学期她担任支教队的队长,除了日常的上课外,还要帮助队内处理课程安排、开会讨论等事项;在尼泊尔的汉语教学中她第一次远离祖国,在条件艰苦的地区不断地磨砺,无形中促使自己成长

人们经常以“亦师亦友”来形容老师,对于与学生们的相处方式,她也在“师”与“友”的两种状态间不断探索。在课堂上她是严格的老师,“我会强化自己的老师身份而不是作为一个姐姐,严肃地去传递知识。”另一方面自己也是从学生时代不断成长的,她明白学生对老师的期望,在平时也会去和学生亲近聊天。“这其中有一个分寸是很难拿捏的。”她如是说。

这些经历也带给了她自己对于教育的思考。在她看来,国内对偏远地区的重视程度是超过一些欠发达国家的。一些欠发达地区学校的基础设施其实已不像传统观念里那样落后,“硬件”是达到要求的,但老师讲的知识仍然较为陈旧,对科学、工程类的知识仍然欠缺。“我觉得我们偏远地区的支教,更多的是去用我们已有的知识帮助他们做‘软件’上的提升。”

每一个专业都一样,认知来源于实践,实践是专业书本知识在现实中的呈现,融入自己的理解后,便成为拓宽认识深度和广度的珍贵机会。当对于专业的独到见解和思想厚度积累到一定的量的时候自然就会脱颖而出。

图:王一霖大一暑期支教

 

图:王一霖在尼泊尔进行汉语教学


记者手记

一霖学姐对目标的执着坚守和教育事业的热爱让我们钦佩。对于优秀的人,我们很容易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却经常忽视他们背后付出的艰辛努力。梦想的实现需要有踏实的脚步和清晰的规划,一霖学姐用行动告诉了我们这一道理。所谓优秀的人,不过是多数人在迷茫时早早确立了自己的方向;不过是别人在放松时忙着提升自己。愿一霖学姐在未来的道路上依旧保持初心与热忱,在她热爱的教育事业上施展才华。



 

 

编辑:齐丽    

Copyright © 2022  山东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Student Career and Entrepreneurship Guidance Center,SDU.

  • 就业服务号

  • 就业订阅号